第(1/3)页 大夏京都。 天穹之上。 第十五火石也在这一刻化为乌有。 大夏国运碰撞之下,这火石自然阻挡不了。 只是,永盛大帝没有露出笑容,苏文景也没有露出笑容。 还有两颗火石聚集在天穹上。 实话实说。 用脚指头都能想到,这两颗火石一定比之前要大。 如今已经动用整个大夏所有读书人,外加上三件圣器,还有大夏国运,才勉强将第十五颗火石给击毁。 第十六颗呢? 第十七颗呢? 这,让人无法想象。 这是要灭国吗? “陛下。” “还有办法吗?” 此时此刻,苏文景以儒道神识传音,询问永盛大帝,还有没有其他办法。 “有。” “但只能用一次。”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。 皇宫当中,永盛大帝眼神当中有些无奈,他自然还有底牌没有拿出来。 可这底牌只能用一次。 用完了,无法启动第二次。 可后面还是有两颗火石啊。 令人绝望,也让人窒息。 听到这个回答,苏文景有些沉默。 “陛下,臣还有一计。” 苏文景开口。 “何计?” 永盛大帝有些好奇道。 “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还有读书人,若是能让这两大王朝竭尽全力,配合一切,或许可以解决下一刻火石之灾。” 苏文景出声。 这是他的解决办法。 借助东荒读书人之力,来解决这个麻烦。 只是听到这话,永盛大帝还是有些沉默。 “若是借助两大王朝,想来他们一定会狮子大张口,索取各种好处。” 永盛大帝开口,其实他早就想过这一点,但他知道的是,若是请求两大王朝帮忙,失去的东西更多。 对王朝不利。 相当于是拆东墙补西墙,大国之间的博弈,可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般,什么我吃一点,你吃一点,那是因为没有机会。 要有机会,但凡能抓住一个机会,恨不得把你骨头给吞下去。 现在大夏王朝遭遇火石之灾,如此危难关头,两大王朝已经张开了嘴,就等着大夏王朝送上门。 “陛下。” “事到如今,即便两朝索要再多,也比死伤无数要好。” 苏文景开口,实际上他也看得出当下局势,可这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,一旦出了大事,就是死伤无数。 两大王朝固然狮子大张口,可无非就是钱财罢了,给就给吧。 “既如此,朕来处理。” “两大王朝都同意,为求保险,与仙门和佛门商议一二,稳住大局为主。” 到了这个时候,永盛大帝也不牵强什么了,而且既然都同意两大王朝援助,那仙门佛门也可以招呼一二。 当作后手,也免得到准备不到。 “遵旨。” 苏文景直接答应。 到了这个时候,找一个人帮忙和找一群人帮忙都没有太大意义。 不过,仙门会不会同意,就是一个问题了。 毕竟顾锦年所做之事,断绝仙门晋升之路,若是找仙门帮忙,只怕很难。 但不管如何,只能去尝试一二了。 好在的是,截至目前,第十六颗火石,还没有出现。 这是一件好事。 很快。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 皇宫内,监天司以大国重器,沟通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大帝。 三位统御东荒的帝王,相隔万里,在商议着一些事情。 而苏文景也是在第一时间,以儒道神通,跟仙门强者沟通。 大夏王朝的命运到底如何,谁也不清楚。 转眼之间,四个时辰过去。 三大王朝,四位帝王足足谈了四个时辰。 大夏皇宫,养心殿中。 一面镜子悬挂于殿上,永盛大帝面色有些冷漠。 经过四个时辰的沟通。 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,开出了无比苛刻的条件,而且还是有一点不情愿的样子。 大金王朝还好一些,有三个主要点。 第一,大夏王朝必须要认可龙米宝钞,国家之间的贸易,也必须要由龙米宝钞来结算。 第二,大夏王朝货物进入大金王朝,必须要加收两成商贸税,保障大金王朝本土商贸生态。 第三,大金王朝货物进入大夏王朝,不需要加以税收。 这是大金王朝主要的三个要求,其余一些要求倒不算什么,不值一提。 但这三个条件很夸张。 认可龙米宝钞的地位,意味着什么,永盛大帝岂能不知? 从今往后,大金王朝想怎么印宝钞就怎么印宝钞,反正有整个东荒王朝为大金王朝买单。 当然,大金王朝肯定不会这样乱来,大家也不是傻子。 甚至大金帝王也再三说过,印宝钞的记录,会公开于世,可那又如何? 印个十万万两宝钞,修桥建路,再印个十万万两宝钞,发展经济商贸,再印个十万万两宝钞,发给官员。 每次多印一点点,改善王朝国家,十年,二十年看不出什么,反而会感觉还不错。 可真到了三十年,五十年,甚至一百年后,那才是真正的矛盾。 宝钞越来越多,大夏百姓实打实拿出东西,然后换一堆宝钞回来,如若找不到替代品去消耗这些宝钞的话,麻烦只会无比的恐怖。 到了那个时候,还真不能乱来,一旦乱来,大金王朝也跟着乱来,先倒霉的一定是大夏王朝。 百姓手中的宝钞货币不值钱,引发的恐慌,胜过一切。 当然,这个问题非要说的话,可以层层管控,层层压制。 大金王朝的确没必要作死,大夏王朝百年内不会吃太大的亏,管理的好,无非就是吃个大亏罢了。 至少还能拖延时间。 这火石天灾可不一样,砸落下来,不知道多少人要因此丧命。 如果,大金王朝只是这一个要求,实话实说,永盛大帝会答应,可大金王朝后面两个条件,让永盛大帝不想同意。 卖给大金王朝的货物,额外收取两成税收? 卖到自己这里,就要求免税,这还真是可笑。 傻子都看得出来,这会给大夏王朝带来多大的负担。 他知道,大金王朝一定会狮子大张口,但万万没想到的是,大金王朝张开的口,居然这么大。 至于扶罗王朝。 扶罗王朝到没有提出这些要求,而是提出一大堆物资上的要求,什么矿山,战马,还有粮食,差不多十五万万两白银左右。 允许大夏王朝在五年内支付结清。 对比之下,扶罗王朝还算可以,至少扶罗王朝只是要了十五万万两白银。 无非额外又加了一条,要求共享大夏天灾结束后的天地赐福。 算是一口气买断。 不过要价太狠罢了。 对比大金王朝一辈子还不清的选择下,扶罗王朝开出的条件不算过分。 但这是对比大金王朝开出的条件,正常情况下,这条件也极其过分,十五万万两白银不过分,大夏天灾,付出了多少将士的生命,又有多少百姓遭殃? 陇西郡,东林郡,南越郡,江中郡,这四郡之地,有多少人受苦受难? 现在到了关键时刻,就想要分一杯羹,他岂能同意? 谈判停下。 是永盛大帝停止了谈判,这些要求他都不能答应,但他没有直接拒绝,而是选择中止谈判,打算好好想一想。 只是大金帝王第一时间给予了回答。 他不想等太久,而且协助大夏王朝的事情,他本意是不愿意,倒不是王朝争斗,大金帝王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。 同盟会。 他已经加入同盟会,如果不是考虑同盟会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,他根本不会给大夏王朝一点机会。 所以希望永盛大帝好好考虑,时间不等人。 面对大金帝王的这番话,永盛大帝显得格外沉默,同时对于这个同盟会,也有些恼意。 他听闻过这个同盟会,就是仙门搞出来的,联合佛门,大金王朝,扶罗王朝,在东荒境内共同针对大夏王朝。 如果不是大夏王朝正遭遇天灾,身为大夏帝王,这气他能受? 早就开打了。 三方交谈,并不友好,但这也在预料之中,如果三大王朝真有这么好心答应,反而有鬼。 同样的。 苏文景与仙门交易,也不尽人意。 仙门直接拒绝了苏文景的请求,而且给出的理由,不是因为顾锦年。 而是,他们认为大夏天灾,乃是天命注定,仙门若是强行参与其中,必然会受到因果牵扯,这对仙门来说不是一件好事。 这话听起来似乎是随意找个理由,可事实上仙门说的没有错。 因为苏文景不止联系东荒仙门,他以儒道神通,联系了不少仙门掌教,得到的结论几乎一致。 仙门的确不能参与这件事情。 这是大夏最后一道天灾,是天意而为,若是他们参与其中,会惹来很大的麻烦。 当然这里面也一定有些个人恩怨,只是大致是如此。 仙门拒绝,佛门也是拒绝,理由是一致的。 哪怕苏文景稍稍透露,考虑佛门入驻大夏王朝的信息,佛门也是拒绝。 到了这一刻,苏文景明白,顾锦年让他们害怕了。 天命即将降临,他们不希望顾锦年继续独占鳌头下去,他们知道,大夏王朝是顾锦年的基石,所以大夏王朝若是遇到麻烦,等同于拖延顾锦年的时间。 耗费顾锦年的心神。 因果是真的,但不愿意出手,也是真的。 甚至,仙门传达了一句这样的话,让苏文景脸色难看。 “顾锦年著古佛真经,削佛门一刀,更是著出道祖真经,他身为儒道读书人,这个时候著出一本儒道圣经,不就可以解决天灾了吗?” 这是仙门传来的声音。 要说嘲讽,也不完全是,带着怒意更合适点。 很显然,仙门与佛门虽然在乎利益,可顾锦年前些日子削他们气运的事情,他们没有忘记,还记在心上。 面对这样的声音,苏文景没有回答。 口舌之争没有任何意义。 待心神归来。 苏文景第一时间询问永盛大帝,谈判如何。 得到永盛大帝的回答后。 苏文景更加沉默了。 “若答应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的要求,付出的代价更大。” “百年之内,大夏王朝几乎难有翻身之时。” 半响后。 永盛大帝的声音响起。 这番话的意思,苏文景听得懂,永盛大帝不想妥协。 “陛下,按照这样的趋势,第十七颗火石,只怕以大夏京都为中心,周围千里之地,可能都要化为废墟。” “火石带来的重重灾害,只怕大夏三成境地,受到影响。” “大金王朝索要虽有些狠,可至少不会有如此大的麻烦,往后见招拆招,也未必不行。” “此番天灾过后,还有天地赐福,其实是可以同意的。” 苏文景开口,这是他的意思。 无论如何,保平安才是王道,只要百姓不死,土地还在,虽然大金王朝的条件无比苛刻,明摆着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,可至少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耗。 大不了见招拆招,等到天灾结束,天地赐福后,说不定还不亏。 然而永盛大帝叹息一声。 “他们已经盯上了大夏天灾之后的赐福,要求共享,否则的话,朕也不会拒绝。” 永盛大帝开口。 这已经不是狮子大张口,而是鲲鹏大张口。 “先看看第十六颗火石再说,不一定解决不了。” 永盛大帝出声。 他还有底牌,阻挡下一颗火石问题不大,最让他担心的是最后一颗火石。 “遵旨。” 苏文景也没有什么好说的。 不过两人其实都希望这火石晚点来,只要等到顾锦年醒来,或许顾锦年会有办法解决。 按正常逻辑来说,顾锦年也不可能有什么办法。 只是,顾锦年带来了太多太多的奇迹,所以每当这个时候,他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顾锦年。 如此。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 太玄仙宗。 一处山巅之上。 上清道人的身影立在此地,他的脚下,是一座阵法,而与此同时一道道虚影,也漂浮在阵法当中。 一共九人,七大仙门掌教,佛门高僧,还有大金王朝大儒。 “阿弥陀佛。” “此次大夏天灾,已到关键时刻,这天外火石,来势汹汹,我等拒绝大夏求助,当真合理吗?” 佛门高僧开口,他语气平静,对于拒绝大夏王朝的请求,还是有些难受的。 毕竟佛门前前后后被砍了两刀,一直想找机会获取功德。 大夏王朝找他们求助,这本来也算是一个良机,但因为加入了同盟会的原因,所以委婉拒绝了。 只不过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,忍不住多问了一句。 只是此言一出,上清道人摇了摇头道。 “此次大夏天灾,并非因恩怨而不出手,这天大的因果,若是没有被削之前,我等还可以掺和一二。” “如今仙门被削,佛门也被削,掺和进来,当真不怕因果缠身?” 上清道人淡淡开口,一番话让佛门沉默不语。 这的确是实话,但也佛门当真要插手,其实也不会有太大麻烦,毕竟是救世,又不是什么伤天害理之事。 只不过,对方没有与上清道人争议什么。 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,没必要为小事争吵,帮也好,不帮也罢。 然而,上清道人接下来的一番话,却让众人神色不由一变。 “贫道以大梦周天阵推演未来天命。” “等到大夏天灾结束后,匈奴国,扶罗王朝,还有大金王朝,都会轮番经历天灾,这的确是天命考验,度过了,可获得天命加持。” “若没有度过的话,则折损王朝气运,类似于匈奴国这种地方,极有可能遭遇灭国之难。” 上清道人开口,道出未来天命。 此言一出,唯一的一位大儒不由出声了。 “有这般的事?” “大金天灾,与大夏天灾对比,谁要更危险?” 他开口,眼神当中满是惊讶。 “自然是大夏天灾更危险。” “大夏天灾,前所未有,或许是有人在暗中针对大夏王朝,但也有可能只是天意如此。” “扶罗王朝,大金王朝,整个东荒所有国家,都会遭遇天命之厄,度过了一切好说,度不过也就度不过,等到东荒结束,其余诸地,譬如中洲王朝也会迎来巨大的的灾难。” “这是天命之厄,是天命在删选一些无用之人,到时候仙门,佛门,儒道,妖魔,剑道,还有术道,皆会遭遇天命之厄。” “度过,天命降临之时,我等一切,都可升华,得到诸多不可思议的好处,完成大蜕变。” “度不过,对我等来说也是一件好事,至少减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。” “诸位一定要做好准备,灾厄即将到来。” 上清道人开口,这一番辛秘,说的众人咂舌不已,还真没想到,大夏天灾只是一个开胃菜,马上就要轮到他们了。 “那也就是说,我等这个同盟会,往后可以互相帮助,齐心协力,渡过难关?” 苍心掌教开口,望着上清道人。 “没错。” “这同盟会,其真正的目的,就是为了一同对抗天命。” “共同成为未来天命最大赢家。” “最终的天命虽然只有一个,但在此之前,我等可以排除其他人,到了那个时候,我等再去争,各凭本事,岂不美哉?” 上清道人点了点头。 此话一说,众人更加对这个同盟会感到认可了。 确实,上清道人说的没错,天命之争的确只会有一个胜利者,但在诞生这个胜利者之前,还是有一段路程的。 这段路程内,大家若是形成一个团体,互相取暖,可以排除万难,至少可以笑到最后。 至于花落谁家,那就各凭本事了。 “大善也。” “如今大道府也有复出迹象,这也是一股可怕的势力,如若我等不抱团的话,很容易被他们击溃,现在抱团,是一件好事。” “大道府,中洲王朝,大夏王朝,还有一些隐世门派,这些是我们最大的敌人。” “非要说的话,大夏王朝排在最后,只因顾锦年。” 有人出声,列出他们的敌人。 “实际上,如若不是顾锦年削我等气运,其实他根本算不上是我们的敌人。” “怪就怪他一点情面都不讲,同时得罪仙门与佛门,而且还让大夏王朝蒸蒸日上,使得大金王朝与扶罗王朝愿意与我等联手共同对抗。” “若顾锦年成功了,那还好说,若他失败了,他将会是大夏王朝最大的敌人。” 声音响起,是平云道人,对于顾锦年削仙门气运,他意见很大。 自然抱着怨气开口。 “非要说的话,顾锦年暂时还不是隐患,他到现在还不是大儒,还是太年轻了,若是给他二十年,才是真正的大隐患。” “现在只能说要提防他,不需要将他完全当做敌人。” “大道府,中洲王朝,一些藏在暗中的势力,这些才是我等要对付的人。” “不过,天命厄运即将来临,无论是我等,还是他们都要经历一遭,现在我等结盟,互相帮助,度过天命厄运之后,失去的所有气运,都将回归。” “等到天命真正降临,但顾锦年就不可能再削我等气运,那个时候一切的恩恩怨怨,也可以一次性了结了。” 上清道人淡淡开口,即便顾锦年削了他们如此之多的气运,可上清道人依旧没有将顾锦年视为大敌。 这并非是他傲慢,而是事实如此。 顾锦年个人实力,撑到死准六境,虽然背靠大夏王朝,可大夏王朝只是东荒境三大王朝之一,对比中洲王朝而言,大夏王朝又算的了什么? 而且顾锦年走的是儒道。 并非是仙道或者是武道,再这样的情况下,儒道境界,顾锦年到现在也不过是知圣立言境,儒道第四境。 连大儒都算不上,就算顾锦年今天成为大儒又能如何? 这天下,大儒还少吗? 最慢的话,两年后天命就要显世,这两年时间,难不成顾锦年还能完成二连跳?抵达儒道半圣? 以上种种,就是顾锦年还无法成为他们大敌的原因。 也就在此时。 一道声音忽然响起。 “天外火石出现了。”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,上清道人不由将目光看向天穹。 但大夏京都上空。 天外火石出现。 比之前晚了六个时辰。 再度出现,也是在浩瀚星空之中,这枚火石出现的位置,与之前火石的位置一致。 第(1/3)页